Friday, February 29, 2008

慮始集專欄 投稿

投稿 01/28/1991

自從投稿文章在「聯合鄉訊」和「台 灣公論報」上登載後,同鄉親友間益形親切,蓋眾人均讀過文章的內容,設法了解其意,彼此間的了解自然增進。其實每個月的「聯合鄉訊」有十二版; 「台灣公論
報」八期有六十四版,需要有大量的投稿, 才可以維持文章思路的不斷。

神思有遲速,文評賴知音。即使在古代中國的文學作品中,傑出的創作,均在業餘。中國帝制以文開科取士,是故尋求功名利祿者,窮畢生之心力,所創作出來的作品,均是循仰統治者的喜怒哀樂,鮮 少有新意.是故獨裁制度下的中國和台灣, 文學少有傑出的作品,中國人常怨嘆無法在世界上爭得諾貝爾文學獎,其來有自。像限制人民思想,台灣國家定位的惡怯下, 如何激起人民愛鄉的情潮?如何訴之以文? 在台灣的文學題材不是十分侷限嗎?

創作憑情感,佳品依風骨。投稿創作有時間性,稍縱即逝,每一個時代的作品, 均是作者感情的表率,沒有感情的文章, 不可能是佳作,也不可能流傳萬世。文心雕龍的劉彥和評審文學作品的風骨可為鑑賞準則,更可為所有的創作者所師法。

海外的台灣人所接觸的西洋文化,加上自身的學識培養背景,穩定的政治環境等,均有創作的條件,無論在政治、宗教和學術等方向的投稿,均能使台灣人社會不落入市儈的膚俗,在這種急功近利的社會時尚裡,不啻是一項轉機.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