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March 5, 2008

聯合陣線

聯合陣線 01/24/1996

台灣民進黨施明德主席所提與新黨聯合組閣的事,在政治上叫做「聯合陣線」, 聯合陣線在內閣制的國家出現瀕瀕,像日本和以色列,每當執政黨在議會的席次低於半數,則必逼出聯合陣線。其中的組合排列變化多端,所以民進黨和新黨的聯合只是其中之一而已,據十二月的立法院席次分配結果,國民黨仍舊是多數,所以施明德搶先發佈這項理想。

假使國民黨的李登輝連任總統,則台灣的政局和過去的幾年沒有很大的變化, 李可以提名他的行政院長入選,立法院的國民黨有半數以上,所以組閣無礙,所有的部會首長均可過關。所以執政的仍舊執政;在野的仍舊在野,政治資源仍舊由國民黨獨吞,政局政策不會有巨大的改變。

假使民進黨的彭明敏脫穎而出當選總統,則彭需要立刻提名行政院長以組閣,民進黨在立法院的席次只有三分之一,未過半數,立法院的在野諸公當然不會因彭的學術形象所感召,投他的行政院長人選 一票,在自前的三分配下,民進黨和新黨聯合陣線再加上無黨祿的兩席之外,尚需誘惑幾席國民黨立委,始能過關。主導的民進黨需要在行政院都會首長席中讓位給參加聯合陣線的新黨,所以李登輝譏笑施明德是在朋比分贓!這種內閣比較脆弱, 若民進黨和李登輝的國民黨聯合一起分贓
政權,則行政院長任內可能由兩黨輪流擔任,以色列的夏彌爾和裴瑞斯的雷庫黨和勞工黨就曾如此聯合陣線過。

假使「棄彭保李」失敗了,新黨的林洋港當選總統,林洋港提郝柏村當行政院長,只有二十票的支持,當然無法組閣,所以新黨和民進黨需要聯合。當然新黨也可以歸隊國民黨,政局均可變,非主流變主流,主流變在野,都在瞬息之間而變。

經過幾年的選舉後,使人思考到台灣的這一個「中華民國」到底是什麼樣的体制的國家?若是「總統制」,則又有一個「行政院長一總理」;若說是「內閣制」,則其國會又有固定的任期,總統的權利又遠強大於一般「內閣制 」國家,所以只有經過選舉,政局的變遷,可以使人更了解這個國家與國民之間的關係,聯合陣線是早晚要發生的政治變化。

政治理想的付諸實現實在是在於執政, 不曾執政過的在野黨,在政治上永遠拿不到業績。像李登輝講的許多獨立自主出頭天的話,實在都是出自於在野黨的主張, 台灣的選舉從總統、國會到省市長等都是幾十年來在野黨的理想,現今的國民黨均引此為其政績,這種橫刀奪愛,真令人氣結,政黨無法走上執政則無法實現服務人民的理想。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