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March 6, 2008

論台灣語言

論台灣語言 11/29/1990

台灣的多種語言中以北京話最為顯嚇, 海外的同鄉會常引以為鑑,為保護閩南母語,十餘年如一日。一般的台灣話對白,反而較諸島內更加道地。幾年前,一群熱心的同鄉設立了台灣語文學校,簡稱台語學校。今年校方惟恐外界誤會學校只教授台灣話,故再三更正台語學校為台灣學校,熱知內惰的同鄉均了解,學生班次中仍舊以習北京話者為多數。

許多人研究台灣話的根源,有人認為這是中原的古音;有人認為這是古時候的百越語言,台灣話從來不曾是過中國的官方語言,所以台灣話中的許多語飾,無法以漢字來形容,既使添加漢字外來語,也甚難完全表達,這是推廣台灣話甚為困難的因素之一。過去為應付科舉為工具,漢文台語化,所以像連橫的台灣通史可以讀做台灣話。中國文學白話後,北京語更加顯性,台灣話在學校和社會中逐遭壓抑,我們在台灣的考試制度中,因母語系的不同, 先天的條件就較差,也吃了不少虧。如果台灣語言無法藉用漢字來表達,是無法長成什麼宏偉的氣魄,台灣的鄉土文學也只能在漢文學中,增加一些影響而己,像中國中的弱勢民族一樣,匈奴語、鮮卑語等均遭消滅。

台灣的教育普及,北京話是官定國語,所以通曉北京話的可能已佔多數;唯台灣話與客家話均需自求多福,尤其是我們這一代均是三語,許多客家同鄉更是四語, 多種的語言表達能力,實在也是一種天賦,唯語言若無文字的表達,是無法有深度造詣, 無法持久,在單言狹窄心態的政權高壓下, 終究要滅亡。當然,沒有語言的文字結局亦是一樣,像北印度的梵文就是一例,在提倡台灣民族意識和台灣文化的過程中,台灣語文的表達是迫切的課題.

台灣語言漢字化似乎是不可避免的過程,這也是毋需引以為恥的,日本文字採用於漢字,其發音語体則參與許多外來語;藏文、蒙文和滿文之出自於印度梵文,以台灣和中國的關係之根深蒂固是無法一刀兩斷的。其實在這工業化的世界裡中國文字也受到英文的壓抑,許多的工業文明, 已經無法用古老的漢文化來表達,在美國社會生活中的台灣同鄉,也需藉用英語來表達這種高科技的社會名詞,我們提高台灣民族意識切莫因使用漢字而羞卻,然而, 如認為北京話的普通而取代台灣話,則屬不需,這是本末顛置的現象。

台灣話在北美的台灣人社會有極強的共價鍵,團体活動裡一直堅持操作台灣話參著英語名詞,在台灣的政治演講街頭聚會,一般商業會話,泰半使用台灣話,北京話攏斷一切文化教育的環境下,似是台灣話一線生機,語言係文化的具体表現; 文化是意識的靈魂,意識促使獨立的信心歷久不衰,提到台灣語言應使人正襟危座.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