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談台語文(3)/莊峻華
這是一篇好文章,提到漢文界的困境,但只點到困境的事實,那就是漢
文界主題國支那文明的落後,從趙元任先生的時代承認開始到現在,超
一世紀,仍舊進步緩慢,沒有跡象開始改進,支那和台灣的學生,從學
習識字到能讀報紙,需要12年正規學校教育,如果想了解支那古文學和
哲學,則需更加陪努力,這是支那現代化的大問題。
趙元任指出此問題後,支那無解,不但忽略,反而重視他的一首歌曲,
叫我如此不想她,我對英語演繹沒有深入研究,但學習英語時間甚久,
讀很多英語著作,聽很多英語暢銷歌曲,發現英語世界作品的豐富,
作品豐富,始得比較改進,持續繁榮,國家必須尊重言論出版自由。
所以我覺得台灣試著走向英語化,說不定是能幫助台灣生存,不為支那
全面安全威脅,總之,要有決心和支那一刀兩斷,台灣人說不得,美國
台灣人總可以發表決心吧?
再參考日本,日本文明借助於支那,甚是顯著,日本文字中尚保存許多
漢字,尤其是報紙,甚至保留發音,直到支那文明落後,日本文字中的
片假名派上用場,專用在翻用英語名辭,所以日文基幹有三,漢字,平
名,和片假名,再加上歐語動辭變化。台灣本地老歌,都瘦日治50年之
影響,蔣介石支那國民黨統治,完全扼殺台灣人之創作能力。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